【导读】岭南大学于2025年4月8日举办大湾区教育创新科技研讨会,聚焦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活动汇聚600余位学者、官员及行业领袖,探讨AI重塑教师角色、教师AI素养培养路径、创意教育挑战及AI评估革新等核心议题,提出构建技术赋能与人文价值并重的教育新模式,推动教学效率提升与文理融合人才培养转型。
活动概况
岭南大学(岭大)教与学中心于2025年4月8日举办「大湾区教育创新科技研讨会」,主题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教育」。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汇聚大湾区顶尖人工智能学者、政府官员及行业领袖,包括中联办处长、立法会议员、工商总会代表等,共吸引超过600人参与。此次研讨会是岭大年度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此前还举办了为期三周的「全球创新教育网络研讨会」(3月18日至4月1日),聚焦AI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岭大副校长姚新教授指出,生成式AI(GAI)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评估效率和个性化教育,还重新定义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与创新的推动者。例如,GAI可快速生成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使其更专注于高阶思维训练。姚教授强调,岭大已将AI融入课程设计,致力于培养兼具数字素养与人文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李盛兵教授提出,未来教师需具备基础认知、教学创新、伦理责任、持续发展四维能力。他建议通过三阶段培养路径(意识启蒙→深度整合→创新引领)提升教师AI素养,并需关注学科差异与技术伦理。例如,华南师大通过通识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推动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分析,AI在艺术教育中虽能提升效率,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创造力弱化与教师角色边缘化。对此,他提出重构课程设计、强化AI伦理教育、推动教师能力再培训等系统性对策,倡导建立技术赋能与人文价值并重的创新教育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金国庆教授展示了AI在教育评估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实时面试评估工具、AI写作检测器等。这些工具可精准分析学生能力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同时需解决公平性、学术诚信等问题。金教授强调,AI评估的核心是提升学习成果,而非替代人类判断。
本次研讨会凸显大湾区在教育科技融合领域的引领作用,通过跨界合作推动以下方向:
- 教学效率提升:利用GAI优化教材生成与基础任务处理,释放师生创造力。
- 人才培养转型:从单一技能训练转向批判性思维与数字素养并重的文理融合教育。
- 伦理与公平性保障:建立AI应用规范,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公平与学术诚信。
研讨会为大湾区教育创新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全球AI教育应用贡献了重要参考。如需进一步了解活动详情,可参考岭大官方发布的「2024-25大湾区教育创新科技研讨会」专题内容。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