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这位国宝级的科学家身上,我们看到了最好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时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歼8、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他主持研制歼八、歼八II超音速歼击机,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是20世纪中国军队核心主战装备。
作为国家做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顾诵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小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航空事业的起点。
回顾这位科学大师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和任何家庭背景的孩子一样,父母早年的言传身教,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1935年冬,5岁的顾诵芬和全家在燕京校园合影
顾诵芬是江苏苏州人,1930年出生。他的名字取自于晋代文豪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先生,是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母亲潘承圭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 家庭独特的知识分子文化背景,从一开始就熏陶着顾诵芬。 家庭启蒙教育: 写字、文学经典和历史、做人道理 回忆童年的教育,让顾诵芬印象深刻的是,“我父亲觉得要管的,一是写字,从小要求我描红。稍大一些,我读高小,就看他写的字,我照着写。这个抓得紧。再大也不管了,只要求寒暑假必须临帖。中楷临法帖,小楷临清朝考中举人以上那些人的考卷,用工笔小楷抄录的诗词。每天过问一下,字写得怎么样。” “另外一些基本的、中文的东西,必须要我看,水浒、三国、西游记。又怕我看坏眼睛,特地从图书馆里,拿了大字的木刻版,并规定我不能躺在床上看”。 再就是“读小学时,特别到了寒暑假,父亲会督促我看《纲鉴易知录》,以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有个概貌”。 此外要说认真教授什么,只有那年讲《孟子》。“那时我父亲最欣赏的是孟子,叫我旁听。所以父亲真正教我的国学研究,是孟子。讲了两三个月,也不是天天讲。孟子说的怎么做人,他是十分欣赏的。” 除此之外,“父亲比较主张我独立自主学习。我读小学,他还管管我的学习,刚去上海华龙小学时,我考得也不太好,后来就考得比较好,他也不管了。” 写字,阅读文学经典和历史,以及讲做人道理,构成了顾诵芬最早的启蒙教育。 顾诵芬故居的堂楼与大厅间有一座完整的砖雕门楼,上面是“四朝元老”潘世恩题写的字牌“恭俭庄敬” 热爱与兴趣培养 顾诵芬5岁的时候,父亲顾廷龙应邀去燕京大学任职,全家迁居到北平。 顾诵芬的哥哥,当时在北平城里读崇德中学,德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有纸做的航模,带回来教弟弟。就这样,顾诵芬渐渐对飞机产生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直至几十年后,成为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 顾诵芬父亲一直都是文科背景,曾有意将顾诵芬往文科方向引导,但当他发现儿子对飞机感兴趣之后,从没横加干涉过儿子对理工制造的热爱。相反,还刻意为儿子寻找各种机会。 顾诵芬曾回忆道:“父亲对我教育,从不去娱乐场所,只去博物馆和工厂。” 七七事变后,顾诵芬一家从北京搬到上海后。“对我喜欢的航模,则带我去上海仅有的航模店,很少带我去商店。”在上海,博物馆有震旦博物馆、亚洲文会;工厂有华中墨水厂、仙鹤草素药厂——这些都是童年的顾诵芬到过的地方。 父亲顾廷龙还特地去开明书店,为儿子买回来一批苏联的航模制作书籍。 “我父亲给我打基础,买过一套《小学生文库》。里面也讲怎么做航模,我也看过。” 有专业书籍指导,去工厂看过制造,少年顾诵芬自己动手做飞机模型,以至于后来走上专业的飞机设计道路。 顾诵芬从小热爱机械玩具 办爱国书店,言传身教 做事不能“拆烂污” 顾诵芬一家搬去北京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战火中江南一带文物古籍流散,日美等国多方掠夺搜罗。 叶景葵、张元济等爱国知识分子等为此倡办上海合众图书馆,特邀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来上海主持此事。当时举步维艰,“空无一人,空无一物”,顾廷龙毅然举家南迁,出任总干事,共擎义举。 “主要就是怕我们国家名贵的古籍,都给外国人买掉了。念兹在兹,所以不苟,珍贵文存需妥善安置。” 合众图书馆旧影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