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内地与港澳科学家论坛由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与香港大学联合主办,汇聚80余位顶尖科学家及青年学者,聚焦物质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论坛促成12项合作意向,推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及青年学者交换计划,强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与香港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内地与港澳科学家论坛及交流活动」于2024年4月14日至15日在港大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逾80位来自内地及港澳的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围绕物质与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及工程五大领域展开深度研讨。
论坛特邀8位两院院士担任主旨报告人,包括:
- 中国科学院:段慧玲(材料力学)、高福(病毒学)、李惠(土木工程)、阎锡蕴(纳米生物学)、杨卫(固体力学)、朱美芳(纤维材料)
- 中国工程院:涂善东(化工安全)、孙丽丽(能源工程)
19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知名学者,就智能材料开发、精准医疗技术、AI赋能工业制造等课题进行专题报告。
副校长任咏华教授(国际创新中心)强调:
- 「三支柱」发展路径:
🔹 优化学科交叉布局
🔹 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
🔹 完善产学研转化体系
- 提出建立「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设想,强化区域协同创新
中国女科协副会长解欣指出:
- 香港在技术转化效率方面较内地快30%-50%(基于2023年《大湾区科创转化白皮书》)
- 通过「南联北融」战略,串联大湾区制造优势与内地科研资源
4月15日,院士团队实地考察港大三大优势学科平台:
参访单位 | 重点研究方向 | 合作意向领域 |
---|---|---|
工程学院 | 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材料 | 联合申报国家重大专项 |
理学院 | 量子计算、纳米催化 | 共建联合实验室 |
李嘉诚医学院 | 肿瘤精准治疗 | 临床试验数据共享 |
论坛达成三大共识:
1. 建立季度学术轮值会议制度
2. 启动青年学者交换计划(首期名额50人)
3. 编制《跨境技术转化指引》(预计2025年发布)
本次论坛通过「学术研讨+实地考察」的创新模式,促成12项初步合作意向。数据显示,港澳与内地科研机构联合发表论文数量近五年增长217%(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 2023),预示大湾区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