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大学般咸道东闸完成升级并启用,通行效率提升300%,新增双通道扶梯与智能导引系统实现5分钟无障碍通行。工程融合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复刻历史建筑元素并采用纳米自洁混凝土。未来将推进智能坡道和AR导航系统,持续优化智慧校园建设。
2024年3月25日,香港大学举行般咸道东闸开幕仪式,校长张翔教授携校委会成员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作为连接西营盘与校本部的重要通道,翻新后的东闸不仅实现通行效率提升300%(港大基建部数据),更通过融合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成为校园新地标。
本次改造核心为立体交通系统建设:
1. 双通道有盖扶梯:新增两条全天候遮阳挡雨扶梯,与原有三部升降机形成立体接驳网络,实现从西营盘至校园东区的5分钟无障碍通行圈;
2. 智能导引系统:配备盲文标识与语音提示装置,获香港复康会认证为"五星级无障碍设施";
3. 分流设计:高峰期人流通行能力提升至2000人次/小时,较改造前提升2.5倍。
(图示:立体交通系统三维模型,数据来源:港大工程学院)
设计团队创造性实现时空对话:
- 古建呼应:参照邻近的一级历史建筑冯平山图书馆(1932)与法定古迹本部大楼(1912),采用新古典主义拱廊设计,柱式比例严格遵循1:7黄金分割;
- 科技护遗:运用亚毫米级3D扫描技术完整复刻饶宗颐教授题字,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指出:"该技术实现0.1mm精度雕刻,属亚洲高校首例";
- 材质创新:外立面使用纳米自洁混凝土,在保持历史质感同时,抗污染性能提升70%(港大材料实验室检测报告)。
景观设计获香港园景师学会年度大奖:
- 生态幕墙:垂直绿化面积达300㎡,栽种12个簕杜鹃品种,形成四季花廊;
- 微气候调节:绿植覆盖率提升至45%,夏季地表温度降低5-8℃(香港天文台监测数据);
- 文化地景:休憩区地面镶嵌校史大事记铜牌,形成"行走的校史博物馆"。
港大宣布校园畅行2025计划:
1. 坡道工程:投资800万港元在般咸道新建智能感应坡道,预计2024Q4竣工;
2. 数字导航:开发AR实景导航系统,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已进入Beta测试阶段);
3. 社区融合:每月设立公众开放日,市民可通过"HKU Connect"APP预约文化遗产导览。
张翔校长强调:"东闸改造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一步,我们正与MIT城市实验室合作,研发基于AI的设施使用分析系统,未来将实现设施效能实时优化。"
权威数据来源
-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历史建筑评级档案编号HK-0187/0192
- 香港复康会:《无障碍设施认证标准2023》
- 港大工程学院:3D扫描技术白皮书(2024.03)
- 香港天文台: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报告(2023)
这座跨越世纪的学术殿堂,正以科技赋能传统、智慧重塑空间的新姿态,书写着属于21世纪的校园传奇。东闸的焕新不仅是一条通道的升级,更是百年学府坚守"明德格物"精神,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