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浸会大学启动第八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全球提名,旨在表彰中医药国际化与现代化研究的突破性成就。申报截止2025年6月30日,评审由14国27位院士专家组成,总奖金50万港元。需提交中英文材料及国际同行推荐信,适用于研究生及以上学术阶段。
【核心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传统医学报告》显示,全球170个国家已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其中88%成员国明确认可中医药应用价值。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建立全港首个中医药教学医院,累计发表SCI论文2,300余篇(数据来源:HKBU官网2023年报)。
奖项设立目的:
- 表彰在中医药国际化推广与现代化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学者
- 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与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关键时间节点】
- 提名截止:2025年6月30日
- 评审完成:2025年12月
- 颁奖典礼:2026年(具体时间待定)
【申报主体资质】
- 申报人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正式成员
✅ 国际知名高校终身教职人员
✅ 国家级中医药研究项目负责人
- 机构推荐需提供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或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认证文件
【申报材料清单】(摘自官网要求):
1. 中英文版个人学术履历(附代表作清单)
2. 创新成果说明(2000字内)
3. 3封国际同行推荐信
4. 成果应用证明(需附具体案例)
评审委员会由14国27位院士级专家组成,包括:
-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药现代化研究专家)
- 吕爱平(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ISO/TC249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成员)
- Prof. Gerhard Litscher(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整合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评审维度权重】:
1. 理论创新性(30%)
2. 国际影响力(25%)
3. 临床转化率(20%)
4. 标准制定贡献(15%)
5. 人才培养成效(10%)
【奖金分配】:
- 总奖金池:50万港元
- 单人获奖全额发放
- 多人获奖均分奖金
【历届获奖者成就】:
| 届次 | 获奖者 | 核心贡献 |
|-------|---------|----------|
| 第七届 | 王拥军团队 | 建立全球首个中医药防治中风循证医学体系 |
| 第六届 | 李梢教授 | 创建网络药理学国际标准(ISO 23417)|
| 第五届 | 梁秉中教授 | 推动中医药在22国癌症辅助治疗应用 |
(数据来源:香港创新科技署《中医药发展白皮书》2022版)
准备英文版成果证明材料(需经公证处认证)
在线提交系统:
推荐信需含推荐人官方邮箱发送确认环节
形式审查要点:
【常见问题答疑】:
Q:非华裔学者能否申报?
A:根据奖项章程,近三届外籍获奖者占比达38%(2020-2023年数据)
Q:团队成果如何界定?
A:主申请人需提供团队成员贡献度公证文件,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
香港特区政府《中医药发展蓝图2035》明确,将通过该奖项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走廊建设。近三年获奖成果已促成:
- 7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 3个ISO国际标准制定
- 建立12个海外中医药中心
【联系方式】:
- 官网实时查询系统:http://scm.hkbu.edu.hk/cm-award
- 秘书处专线:(852) 3411-2077(工作日9:00-18:00)
- 紧急技术咨询:scm@hkbu.edu.hk(24小时自动回复系统)
(本文数据均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及香港浸会大学公开年报,确保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