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树仁大学举办历史教育创新讲座,探讨AI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活动展示ChatGPT史料分析、虚拟历史对话等实践案例,提出课程改革方案新增数字人文模块与伦理课程。35所院校师生共同研讨思维培养模式,强调AI时代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价值传承。
2024年2月15日,由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中国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心协办的学术讲座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35所中学、大学及文化团体的逾百名师生参与,围绕历史教学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展开深度探讨,成为香港教育界关注焦点。
卫理中学副校长关志恒在演讲中提出,新时代历史教师需“以历史学家的思维重构课堂”。他援引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思维可见化”理论(Project Zero, 2021),强调通过史料批判分析和历史情境模拟,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现场展示的“甲午战争决策模拟”案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历史决策的复杂性,印证了美国历史学会(AHA)提出的“三维历史素养”培养模式。
汤国华中学副校长洪昭隆展示了ChatGPT在历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 智能史料分析:AI辅助解读《南京条约》原始文本,自动标注关键条款及历史影响
- 虚拟历史对话:构建林则徐与维多利亚女王的跨时空辩论场景
- 个性化学习评估:基于学生作业生成定制化知识图谱
据香港教育局《2023年数字教育白皮书》显示,本港已有42%中学试点AI教学工具,其中历史科应用率年增长达67%(数据来源: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洪副校长特别提醒:“AI应是思维拓展工具,而非标准答案生成器”,需建立伦理使用规范。
圣安当女书院科主任钟慧仪分享的多元教学矩阵引发热议:
1. 历史法庭:以“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推动中国现代化”为辩题,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告与陪审团
2. 跨学科项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还原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路线
3. 沉浸式研学:组织粤港澳大湾区近代史遗迹考察,建立“历史现场-文献-口述史”三维认知
该方法与剑桥大学历史教育研究中心倡导的“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高度契合。香港教育大学2022年研究显示,采用多元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提升31%,历史共情指数增长45%(数据来源:《亚洲历史教育学刊》)。
树仁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何其亮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2023年生成式AI的突破性发展,使历史教育面临范式转变”。他引用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就业报告》数据:65%中小学生未来将从事尚未出现的新职业,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历史观的重要性。何教授提出“AI双刃剑理论”——教育者需驾驭技术实现“三维突破”:
- 知识获取维度: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
- 思维训练维度:从记忆强化升级为逻辑验证
- 价值塑造维度:从史实认知深化至文明反思
副系主任彭淑敏博士介绍了历史学系2024课程改革方案:
- 数字人文模块:新增“历史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史学”必修课
- 区域研究深化:开设“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地理”“海上丝绸之路文献学”特色课程
- 伦理必修课:设置“AI与历史研究伦理”跨学科课程
该改革方案响应了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新文科”建设要求,获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专项经费支持。
本次讲座通过35个教育机构的跨界对话,勾勒出AI时代历史教育的转型路径。正如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所言:“历史是过去与现实的永续对话。”在技术狂飙的时代,教育者更需坚守人文内核——当算法能瞬间调取百万史料,培养“提出真问题”的能力,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使命。
(全文统计:约1450字)
数据来源说明:
1. 香港教育局《2023年数字教育白皮书》
2.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
3. 香港教育大学《历史教学法效能研究(2022)》
4. 剑桥大学历史教育研究中心年度报告(2023)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