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4年香港涉及港漂大学生的诈骗案件达318宗,涉案金额超2.3亿港元。岭南大学联合屯门警区推出立体防骗战略,包括学分课程、即时响应机制及社区联动,新生需完成反诈学习模块。数据显示系统教育可降低72%受骗概率,构建校园安全新范式。
香港「港漂」诈骗案激增引关注 岭南大学联合警方推出立体化防骗战略
——数据驱动+教育前置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根据香港警务处2024年犯罪统计报告,全年涉及“港漂”大学生的诈骗案件达318宗,涉案金额超2.3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80%的受害者在案发前未接触过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ADCC)提供的学习资料,且超九成受害者为抵港首年的内地学生。这一数据揭示,文化差异、社会经验不足及信息屏障是“港漂”群体易受骗的核心原因。
关键数据警示(来源:香港警务处):
- 手法演变:假冒官员、虚假购物、求职诈骗占比超65%;
- 技术渗透:社交媒体钓鱼链接、AI换脸诈骗等新型手段增长40%;
- 损失集中:单案最高损失达480万港元,超三成案件涉及跨境转账。
针对诈骗威胁升级,岭南大学与屯门警区于2025年2月26日签署合作协议,构建“教育-预警-响应”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会议由岭大副校长陈汉夫教授与屯门警区副指挥官黄浩瀚高级警司共同主持,确立三大战略方向:
内容优化:ADCC将于6月推出精简版教材,采用情景模拟、多语言视频(含普通话及粤语)适配不同学生需求。
场景化宣传:打造沉浸式反诈环境
线上覆盖:教学楼电子屏循环播放防骗短片,宿舍区张贴多语言警示海报,卫生间隔间增设“一分钟反诈贴士”,实现信息无死角渗透。
即时响应:建立警校直通机制
岭南大学李东辉教授指出:“传统安全教育多侧重事后补救,但诈骗造成的心理创伤与经济损失难以逆转。将反诈培训前置至入学环节,如同为学生接种‘社会疫苗’。”研究显示(来源:香港大学犯罪学中心2024),接受系统防骗教育的学生,受骗概率降低72%。
屯门警区刘鸿燕总督察补充:“诈骗集团正利用‘港漂’初到陌生环境的焦虑感,假借‘租房’‘兼职’等名义行骗。我们通过分析案件特征,针对性设计‘抵港生存指南’,帮助新生建立风险过滤思维。”
除校园内部措施,该计划更延伸至社区联动:
- 家长赋能:向新生家庭寄送《防骗手册》,明确常见诈骗信号及跨境报案流程;
- 商户合作:与银行、电讯商建立可疑交易拦截机制,2024年已成功阻断12宗涉及学生的汇款诈骗;
- 跨校联盟:岭大正与香港其他高校共享反诈课程资源,推动建立全港高校防骗标准化框架。
结语
面对诈骗手段的智能化、跨境化趋势,岭南大学与警方的合作模式为高校安全管理提供了新范式。通过将防骗教育深度融入校园生活,不仅保护学生财产,更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社会适应力——这或许是对“全人教育”理念最务实的诠释。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