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州市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环港科大创新区,通过'一核三园'架构打造AI技术策源地。创新区涵盖智能计算中心、产教融合园、青创园及未来产业孵化园,实施制度创新与人才引育计划,预计2026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助推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
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AI未来城"
——广州市政协委员倪明选建言科技创新枢纽建设
一、战略定位与建设背景
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深化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建设",标志着该创新区正式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据《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显示,南沙区科研投入强度已达4.6%,位居全市前列(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2024年度报告)。作为核心载体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依托其全球排名前50的工程学科优势(QS 2024世界大学排名),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算力达200P的智能计算中心,为创新区奠定技术底座。
二、核心战略架构解析
创新区采用"一核三园"建设框架,构建完整创新生态链:
1. AI技术策源核
- 部署大湾区首个商用级训练数据交易平台
- 建设千卡级智算集群,支撑大模型迭代研发
- 联合鹏城实验室等机构共建国家新一代AI开放创新平台
产教科教融合创新园
| 合作企业 | 重点领域 | 已落地项目 |
|----------------|-------------------|---------------------------|
| 广汽集团 | 智能网联汽车 | 自动驾驶决策系统V2X研发 |
| 白云电器 | 工业互联网 | 智能电网故障预测系统 |
| 金域医学 | 智慧医疗 | 病理影像AI辅助诊断平台 |
粤港澳青创示范园
建成2万㎡智能硬件共创空间,配备EDA云平台等数字化工具链
数字化未来产业孵化园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赛道,已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开展物流无人机超视距运行试点(数据来源:民航中南局2024年批复文件)。
三、创新生态构建路径
1. 制度创新突破
- 试点科研人员职务成果"先确权后转化"机制
- 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制度,推动粤港科研数据互联互通
部署5G-A通感一体基站,实现400米以下空域连续覆盖
人才引育体系
构建"3H"人才服务模式(Home, Hub, Horizon):
四、预期经济与社会效益
根据南方+客户端报道,创新区首期建设将带动超50家科技企业集聚,预计2026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在低空经济领域,南沙已签约亿航智能等头部企业,规划建设3个垂直起降机场,有望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级UAM(城市空中交通)应用示范区。
五、实施保障机制
1. 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评估"推进机制
2. 编制《创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8项重点任务清单
3. 设立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专项,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跨境协同攻关
随着《南沙方案》深化实施,环港科大创新区正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全链条体系。正如倪明选委员所言,这个"没有围墙的创新生态圈"将重塑大湾区科创格局,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数据来源:广州市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公示信息、南方+客户端权威报道)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