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部与香港科技大学深化战略合作,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联合攻关,共建粤港联合实验室,创新'3+2+X'弹性学制与工程师职称体系。港科大(广州)已设立4大交叉学科枢纽,技术转化收入突破3.8亿元,计划2027年建成全球交叉学科创新枢纽,助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2024年3月1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香港科技大学及港科大(广州)代表团举行战略对话,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教育科技一体化"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磋商。此次会晤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关键节点,双方就国际化人才培养范式创新、跨学科科研协同机制及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达成多项共识。
推行"双导师制"科研项目,促进两地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
人才培育体系革新
2023年已引进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7个国际科研团队(数据来源:港科大年度报告)
成果转化生态优化
改革领域 | 具体举措 | 阶段成果 |
---|---|---|
学科建设 | 设立4大枢纽、16个学域 | 交叉学科论文产出量年增150% |
人才评聘 | 实施代表作评审制 | 引进IEEE Fellow 23人 |
培养模式 | 推行"红鸟硕士"项目制教学 | 校企联合课题占比达65% |
管理机制 | 创设校长特别助理(科技成果转化)岗 | 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3.8亿元 |
统一学术日历,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优势互补
广州校区聚焦技术转化应用(技术许可收入年增长率达82%)
质量监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霓指出:"这种'一国两制'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协同模式,既保持香港国际化特色,又深度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工程师序列职称体系的创设,破解了长期制约应用型人才发展的评价难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卓贤强调:"港科大双校区的'前研后产'布局,有效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其经验可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展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的深入推进,港科大双校区将持续发挥"超级联络人"作用,在芯片设计、智慧医疗、低碳能源等领域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本文数据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香港科技大学年度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计资料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