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香港大学医学院六名学子深入广西百色地贫高发区,通过健康筛查、血液募集与心理干预构建患者支持网络。行动覆盖300余家庭,募集3200ml血液,同步推出虚拟艺术展打破地域限制,揭示基层医疗资源短缺现状,展现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六名学子近期参与「医心香港」《关爱地贫·携手同行》计划,深入中国地中海贫血症(简称地贫)高发区——广西百色,通过医疗支援、健康教育与血液募集,为当地构建地贫患者支持网络。这场跨越地域的公益行动,既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践行,亦折射出中国基层医疗资源短缺的深层挑战。
地中海贫血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血液疾病,由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发。据《中国地中海贫血防治蓝皮书(2020)》显示,广西地贫基因携带率高达24.5%(近四分之一人口),远超全国6%的平均水平。其中,重型β-地贫患者需终身依赖输血(每2-5周一次),但受限于血液供应与医疗资源,广西仅27%患者能按时输血。
: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工作方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2022年度报告
港大学生团队通过三大核心模块构建系统性援助:
1. 健康筛查与科普教育
举办地贫教育营,覆盖300+患者家庭,通过可视化模型演示基因遗传规律,指导患者使用「地贫管理APP」记录输血周期与铁蛋白指标,并派发含铁量检测卡的《营养指南手册》。
入户精准帮扶
走访20户重型地贫家庭,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针对青少年患者设计心理干预方案,如医学院一年级生李子蔚教授的「蝴蝶式拥抱法」,通过双侧交替拍肩缓解焦虑情绪,收效显著。
血液保障行动
联动百色中心血站开展献血宣传,设计「地贫患者生命线」主题海报,以数据可视化呈现单次献血(400ml)可维持1名儿童2周输血需求。活动当天成功募集3200ml全血。
调研发现多重结构性矛盾:
- 血液供应链断层:农村患者需辗转3-4小时至城区医院,却常遇血库告急
- 经济重负:患者月均治疗费达6000-7000元,远超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百色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342元)
- 心理危机:75%青少年患者存在社交回避倾向(团队抽样数据)
: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局《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持续扩大影响力,团队策划「生命的折痕」虚拟纸艺展(https://www.medicaloutreachers.org/thalassemiavirtualexhibition),展出包括重型地贫患者艳丽在内的30件卷纸作品。这些由药盒、输血袋改造的艺术品,记录着患者与病魔抗争的轨迹。展览同步开通「云认捐」通道,所得款项直接汇入患者医疗专项账户。
港大校园生活总监邓日朗评价:「这场实践让医学生理解,治疗不仅是修正生理指标,更需要建立全人关怀体系。」数据显示,参与学生同理心水平(Jefferson Scale)提升32%,社会责任感指数(SRIS量表)增长27%。
: 数据来源:香港大学医学院2023年服务学习成效评估报告
这场行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为300个家庭带来实质帮助,更通过医学生的视角,将地贫防治议题带入公共视野。当医学教育走出实验室,当卷纸艺术成为生命呐喊,我们得以窥见:对抗遗传病魔的战役中,科技、人文与社会动员的协同进化,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密钥。
(联络方式: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 梁倩雯 电话:3917 2305 | 电邮:cedars@hku.hk)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添加启德官网微信,可立即咨询;
4、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手机请直接输入:如1860086xxxx
座机前加区号:如01059992xxxx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